汉唐边防线上的邮政所 -凯发k8官网

汉唐边防线上的邮政所

张媚荣2015-01-06来源:中国邮政报


克孜尔尕哈烽燧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顺利入选,坐落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北盐水沟东侧的克孜尔尕哈烽燧作为申遗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克孜尔尕哈烽燧底部东西长6米,南北宽4.5米,高16米。主体系夯土所筑,上部以木柱为骨架,顶系土坯垒砌。从夯土结构所体现的汉代建筑特点,专家考证认为该烽燧始建于汉宣帝时期。而上部的土坯结构则与唐代同期建筑特点相符,由此可以推断该烽燧跨越了汉唐的历史长河,在保卫国家边防安全和促进边疆地区发展、维护丝路畅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克孜尔尕哈,维吾尔语为“红色哨卡”,正是对该烽燧所代表的古代这一类军事通信设施的最好诠释。

  毋庸置疑,烽燧是利用光信号来传递警示信息的军事装置,烽火作为战争的代名词也深深镌刻在民族文化的记忆当中。但是,烽燧作为军事通信组织,在通过烽火传递敌情的同时,还要同时将烽警文书递送到上级军政机关甚至通过驿骑驰送中央,所以说,烽燧中也有着重要的邮的内容。如果将烽火比喻为古代的电报,那么烽燧就可谓最早的邮电合一的通信组织。

  汉代自张骞通西域以来,汉武帝开地广境,北却匈奴,“障塞亭燧,出长城外几千里”。燧燧相连,一直通到长安。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过发掘获得了汉代木简三万余枚,并发掘了烽燧遗址,为我们了解汉代烽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据木简可知,两汉时代,从河西四郡(今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直到盐泽都有烽燧设置,而且规模很大,管理极严,号称“烽燧万里相望”,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举放烽火,昼夜不同,白天放烟,夜晚举火。一旦敌人入侵,烽火接力传送,一昼夜可达1400里。为纠正烽火误报和加强烽燧管理,各烽燧间又设有步递通信或马递通信,前者叫“奉邮书走卒”,后者叫“吏马驰行”。

  唐代贞观之治后,在雄厚国力的支撑下,大唐版图迅速扩展,震慑力更是远达中亚。唐代在安西和北庭都护府辖区内广建军镇,遍置烽燧,构筑起完整的防御体系,有“逻候烽卒,万里相继”之誉。玄奘取经即是从玉门关偷渡出关后,沿烽燧西行。唐代烽燧一般三十里一置,在驿路上,烽与驿往往同置一地,烽驿共名。烽燧和邮驿均隶属兵部,烽驿共置,有利于烽警文书的迅速传递。所以唐代常见“烽驿交驰”的说法,唐代诗人岑参有“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的诗句,即形象描述了当时的“邮电合一”。不过,因烽燧线的分布远远超出驿路所过,不设驿站之处的烽燧就专门组织人力步递来传送烽牒,保障邮、电两种通信方式的顺畅。凡设递铺的烽燧因此称为烽铺,烽铺就是唐代“邮电所”的专名。

  烽卒除了候望敌情、传递烽火外,还需屯田,以减轻军事物资运输的压力。战争来临时,还要拿起武器与敌人战斗。大漠风沙,曾经与这些远离家人长期驻守在祖国边疆的烽卒为伴,频繁的战争,曾经夺取他们多少青春和生命,克孜尔尕哈烽燧就是为他们留下的将个人生命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丰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