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信局与“客邮”
民信局内景(复原图)。
明清以来,在中国东南富庶地区,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萌发。在一些交通便利之地,先后形成了繁华的商业重镇,东苏州、南佛山、西汉口、北京师四大市场是典型代表。商人、工匠、小贩、运工随意往来,熙熙攘攘,热闹繁华。仅苏州就拥有“绅士兵民及工商伎艺等类”人口“数逾百万”,北京则有晋、秦、鲁、浙等工商业会馆38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财物与货物的流通往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邮驿制度却天然地排斥大众。那些在外做工经商的人,亟须一种便利的通信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宁波商人颇富创意地设立了民信局,即一种服务于民间信物的经济组织。最初的民信局开设在富庶的苏浙地区,继而扩张到长江流域。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主要的工商业城镇都设有民信局。清代末年,民信局还把业务扩大到东南亚、澳洲、檀香山等地的华人聚集区。民信局以赢利为目的,其业务除了往来信件外,还涉及寄送包裹、汇兑、现金押运,甚至运输报纸。在时效性上,民信局也迎合了当时工商界的喜好,民信局员工往往会在天黑店铺打烊后登门收信,完全适应商家的作息节奏。作为赢利机构,民信局还非常注重商业信誉,对因员工过错造成的损失会进行全额赔偿,又加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手续简单、运作灵活,很快便成为民间通信通物的主要形式。民信局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邮政事业由官家垄断进入民间参与的时代。
当然,民信局也有自己的竞争对手——“客邮”。从17 世纪开始,西方许多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高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让西方国家的殖民者们得以深入全球各地,开拓海外市场,扩张殖民地。1840年,英国采用r·希尔的建议,对原有的邮政系统进行改革,率先建立起近代邮政制度。清中期以后,中英之间的贸易往来日渐增长。1834 年,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在广州开办了一个“英国邮局”,这个邮局由英国邮政总局统辖,成为中国境内的第一个“客邮”。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中国各地的通商口岸广设邮局,其他西方国家也以“利益均沾,机会均等”的原则,纷纷效仿。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各国又以种种理由,不断扩大“客邮”在华的范围,他们早已不满足于中国沿海港口,而是将业务网点不断向新疆、云南、西藏等地扩张。
“客邮”虽然设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却不受中国政府管辖。其在表面上是为了方便在华侨民和使馆人员办理一般的邮政业务;而实际上,“客邮”也收寄中国人在中国境内的邮件,甚至以外商作掩护,从事鸦片、吗啡、珠宝等走私活动。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造成中国邮政体系的混乱。
而不容置疑的是,“客邮”的存在给当时的中国人认识近代邮政提供了一个窗口,也在客观上加速了腐朽邮驿制度的瓦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就曾说过:“近日英法美复于上海设局经理其事,自当年费用外,年入之款岁有赢余,可知邮政一端,其益甚宏,轻而易举,无耗费之虞,远而可通,无濡滞之虑,所谓上下均利而无所不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