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 见证精彩
——《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邮票设计始末□本报记者 张轶博
3月20日,中国邮政就将迎来自己的第120个生日。在这段时间长河中,中国邮政一路传承、演变,但不变的是一份坚守,一份担当。情系万家,信达天下,永远是中国邮政一份不变的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邮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现在的中国邮政,已经发展成为经营邮政基础性业务、金融、速递物流及电子商务的现代服务业集团。
邮票是邮政独特的文化产品,因而中国邮政也用邮票来承载与诉说120年邮政的历史春秋。一套《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邮票即将在4天之后面世。作为它的设计者,邵立辰和马骥向记者讲述了这套邮票的诞生始末,让我们更加了解这套邮票所蕴含的跨越历史的邮政情怀。
设计终入围
谈起这套邮票的设计,作为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广告公司经营者,邵立辰显得淡定从容:“最终的定稿版本与初始的设计版本差别很大,可以说是重新设计了一遍。但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懂邮政。”
2015年8月,邵立辰与马骥第一次参加了此套邮票的设计研讨会。他们清楚地记得,众多专家与设计师齐聚一堂,大家对这套纪念邮票的设计各抒己见。最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决定邮票的元素以邮政几大板块业务及相应的人物形象为主。
对这次邮票设计,中国邮政采用了公开征集的方式,也就是说,谁都可以参与其中。“内部设计师、其他设计师、9大设计院校,我们都发出了邀请,甚至向各地集邮公司我们也进行了征集,最终形成了38个方案。对这38个方案进行慎重筛选后,我们于2015年11月发起了网上投票。”该套邮票的编辑秦巍对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数据印象深刻。
为了准备参与这次网上投票,邵立辰和马骥按照“以现代化企业为主,体现历史和传承”的需求,设计了近10套方案。第一次承担具体邮票设计工作的马骥说:“我们的多套方案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设计需求。”虽然公开征集带来不小的压力,但他们显然无惧并有备而来。
2006年发行的《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邮票就是由邵立辰设计的,但她与邮政的渊源决不仅始于10年前。“1987年我设计了《邮政储蓄》邮票,邮票发行时,好多人排队要我签名,那时我还在读大学。”邵立辰的回忆很美好。包括之后的《招商局》邮票,邵立辰成立公司后与邮政合作的ems、思乡月品牌宣传及刘翔代言的ems广告等,“懂邮政”所言不虚。
通过网上投票与专家评选,最终邵立辰和马骥的设计脱颖而出,他们成为《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邮票的设计者。
“消失”的人物
懂邮政文化和理念的设计者还是在邮票设计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此套邮票最初的需求是要有人物,“我们就设想通过人物来体现不同的业务特征。”马骥介绍说。他们的最初设想获得了评审方面的认可,但他们也是纠结的——人物都有肖像权,直接用照片肯定不合适,必须得画。
“但是基于谁画,能不能反映邮政企业的面貌特征,不好拿捏。”即便有着丰富的邮票设计经验,邵立辰也坦言困难。虽然邮票的整体设计基调一直没变,但究竟用什么样的人物和形象,确实让设计者有些伤脑筋。马骥说:“我们专门找插画师来画人物,原来的邮票设计就是以体现人物为主。”
经过8次大的修改、无数次小的修改,今年1月15日,带有人物的邮票设计稿呈送给集团公司。1月19日集团公司回复,综合多重因素考虑,邮票中不加入人物。
“说实话,听说不加人物,我们心里也有些没底,毕竟人物占了票面的7成;但同时我们也是释怀的,不用再纠结,大不了从头再来。”从容优雅的邵立辰此时透出一股女性特有的坚强。
人物没了,邮票无论从元素内容还是设计样式来说都要重新构思。两位设计者再次坐下来,开始了又一次全新的设计。这时,离邮票正式发行只有2个月的时间了。
幸好,集团公司及时向他们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新设计元素。邵立辰和马骥凭借扎实的功底,很快完成了全新的设计方案。在新版设计中,马骥用电脑绘制出了很多邮票中所需要的图案,这个工作量十分庞大,但最终的设计得到了集团公司的好评。
邮票中“消失”的人物给设计者留下一点小遗憾,但也给了他们又一次在设计工作中超越自己的机会。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套4枚的《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邮票终于问世。邵立辰说:“邮票采用了大色块的表现形式,更加简洁、明快,通过不同的邮政元素诠释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含义。”
第1枚“信达天下”选取了邮政邮筒、古代邮驿形象、清代邮政天津局旧址以及邮政自行车等元素,徐徐展开120年中国邮政的历史卷轴,向大众传递“信达天下”的邮政使命。第2枚“便民服务”以遍布全国各基层单位的邮政服务大厅、便民服务站、易邮柜等便民服务设施的呈现,凸显细致、优质的现代邮政便民服务。第3枚“速递物流”以现代化速递物流集散中心、邮运汽车、飞机来体现业务特色,反映为社会各界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速递物流服务。第4枚“普惠金融”用自助取款机、邮储借记卡及信用卡、中邮保险形象(伞)、邮储银行业务场景,传达“进步 与您同步”的理念,反映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承担大行责任,实现多方共赢。
“要用这些邮政元素来体现企业的价值,我们也颇费了一番心思。”邵立辰介绍,比如,第1枚邮票中的邮政自行车,大家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是一辆双梁自行车,“这是老邮政才有的自行车,因为那时邮政不仅要送报送信,还要承担一部分小件货运工作。还有背景中的驿马雕塑,是我专门去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拍的。”天津局旧址的每个窗户都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和刻画,这些细节组成的第1枚邮票将整个邮政的历史都展现出来了。不仅如此,便民服务站的摆设、现代化集散中心的图片、邮运汽车究竟用面包车还是卡车,都是设计者与集团公司相关人员一起选择的,小小邮票凝结了众人的心血。
邵立辰和马骥介绍,这套由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的邮票在印刷工艺方面也颇有亮点,邮票采用高精度胶版印刷,使用了目前较少采用的冷烫工艺。如在每枚邮票背景上的中国邮政标志和图案中邮政设施的金属部分、第1枚邮票中的自行车链条、第3枚邮票中的邮政车辆的玻璃等细节都做了如此处理,如果稍微倾斜一下邮票的角度,在使用该工艺的地方有很明亮的反光,显现出十分耀眼的金属光泽和现代感,令整套邮票的设计既有百年邮政的厚重感,同时也处处反映着中国邮政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采访结束时,邵立辰说她特别有幸能再一次参与邮票设计。她笑着说:“我期待着10年后,能再次为中国邮政开办130周年设计邮票,也期待着成为中国邮政下一个精彩10年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