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家
——北京市分公司“职工小家”建设侧记“工作环境温暖整洁、作业组织规范流畅、权益维护全面到位、文化生活丰富多样……”提起北京市邮政分公司的“职工小家”,职工们纷纷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经过多年精心建设,北京市分公司的“职工小家”既成为职工心中的“心灵驿站”,也成为“技能充电站”,更成为“业余活动站”。
近年来,北京市分公司扎实细致、有声有色的建“家”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家单位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0家单位获评北京市模范“职工小家”。目前,北京市分公司共有38家“妈咪屋”和两家“心灵驿站”获得北京市总工会认证,在服务哺乳期女职工和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解压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供坚实后盾
确保“小家”稳步建设
北京市分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职工小家”的建设工作,早在2011年便要求各单位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各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工小家”建设领导小组。几年来,先后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职工小家”建设的意见》《“职工小家”建设工作部署》《关于开展小家“回头看”工作通知》等建“家”工作指导性文件,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对各个时期的建“家”工作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确保了“职工小家”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
为确保“职工小家”稳步建设,北京市分公司为硬件投入提供了坚实后盾,设立了建“家”专项资金。2011~2014年,北京市分公司拿出建“家”专项资金400余万元,用于“职工小家”场地新建、改造、设备购置和所有单位“小家”建设的奖励。2014年以来,北京市分公司又投入155万元用于支持各单位“职工小家”的升级改造。此外,各基层单位行政和工会也尽己所能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在“职工小家”建设上的投入,尽可能为职工生产生活营造方便、温馨的环境和氛围,满足职工需求。
制定建设标准
实现“小家”规范发展
为使“职工小家”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北京市分公司制定了一套简称为“九宫格”的建“家”标准。该标准按城区分公司、专业支撑单位、郊区分公司三个类别,分别设定模范、先进、合格“职工小家”三个层级,交叉形成了a1至c3共9个层次的“小家”建设标准。
“九宫格”标准使各单位在制定建“家”计划时有章可循。各单位分别结合自身情况,对照标准,确认实施档级后报备市分公司工会。目前,北京市分公司共建成模范“职工小家”108个、先进“职工小家”140个。
“职工小家”创建工作重在建设,贵在管理。北京市分公司注重建立和完善4项机制,加强对“职工小家”的管理,即计划机制,要求各级工会将创建“职工小家”作为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与重点工作同布置、同推动、同落实;自查机制,“职工小家”的自检自查要形成制度,对照“职工小家”的标准进行年度总结;评价机制,将创建“职工小家”作为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纳入基层工会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对申报模范、先进“职工小家”的部门,工会要进行检查和复验。
从2015年起,北京市分公司引入项目制运作方式,由基层工会向市分公司工会提交项目申报表,审议通过后由市分公司工会对审核合格的项目拨付一定资金进行扶持,促进、支持基层工会开展工作,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今年,北京市分公司又将该项目细化为大型、中型、小型和活动型四类,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等级的资金扶持,为基层申报项目提供了更多选择。
整合功能内涵
满足职工多样需求
“说实话,我现在工作真的比较忙,不过,能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还是很开心的。”西站干线运输处的蒋越参加了北京邮区中心局书法兴趣小组,和同事们一道学得有滋有味。从2010年起,北京市分公司每年投入30万元,精心甄选书目,积极打造职工书屋,市分公司工会开列了业务素质类、管理营销类、健康生活类、文学文艺类等书目菜单,由各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主选配,为基层“小家”的职工书屋补充图书。目前,北京市分公司工会已累计投入职工书屋建设资金210余万元,藏书达2000册以上的书屋已超过百个。
除了满足职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外,北京市分公司从关爱职工特别是女职工着手,于2014年启动了“妈咪屋”的建设工作,并切实为每个“妈咪屋”划拨专项建设资金。各基层工会积极响应,从紧张的生产用房中选取适当区域作为“妈咪屋”场地,购置了专用冰箱、微波炉、母婴用品和书籍等,完善了“妈咪屋”相关配套设施,尽心为处于哺乳期的女职工提供一个较为私密、干净、舒适、安全的环境。
此外,在“职工小家”的使用方面,北京市分公司注重实用性,7年来,始终采取“一‘家’一策”的分类指导方法指导各基层工会和“职工小家”开展主题活动。一系列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职工小家”主题活动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