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携手ibm(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于2016年10月上线,已在真实业务环境中顺利执行了上百笔交易,这是中国银行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首次成功实践。
2016年初,各国央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开始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区块链技术定位为战略性前沿技术。邮储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战略,高度重视对金融前沿产品、技术、流程、商业模式和商业应用的研究。此次推出的资产托管系统以区块链的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等四大机制为技术基础,选取了多个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资产托管业务场景,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
银行托管业务是以银行作为第三方代表资产所有人的利益,从事托管资产保管,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以确保资产委托人利益的一项中间业务。资产托管是邮储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规模约4万亿元。典型的托管业务流程往往涉及多方参与,包括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以及投资顾问在内的多个不同金融机构。由于托管业务是一个跨机构和部门的交易场景,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得到多方共同信任的信息系统来支撑此类业务场景。此外,由于单笔交易金额大、参与方多,且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交易方之间大多依托电话、传真及邮件等方式反复进行信用校验,费时费力。
针对托管业务中存在的多方信用验证周期长、过程复杂等问题痛点,邮储银行联手ibm,采用开源的hyperledger fabric平台,以企业级区块链凯发k8官网的解决方案为基础,经过多轮技术沟通、两个多月的试运行和使用真实交易的反复验证,最终开发出了资产托管区块链平台,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信息共享、资产使用情况的及时监督及跨机构协作,并可进行实时自动审计等,具有很好的业务价值。
其中的技术创新亮点,一是分布式共享账本实现了账本信息和流程事件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多次信任校验的过程,减少了原有业务环节的60%~80%,有效解决了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也方便监管和审计。二是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把资本计划的投资合规校验要求放在区块链上,并确保每笔交易都在各方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完成,实现了投资指令的智能判断和监管。三是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的p2p网络技术,实现了跨机构业务信任的流转、驱动流程以及合约、交易的达成。四是隐私保护可以让交易参与方在快速共享必要信息的同时,保护账户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这项金融业务的创新,一方面标志着邮储银行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被应用在银行的业务环境中,帮助银行解决一些使用其他技术不能解决的特定业务场景中的问题,增强互信、拓展业务、简化流程、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保护数据安全和商业秘密,也有助于审计和监管方快速获取信息,提前干预和管控,继而提升整个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是助力金融机构实现高效、安全运作的一项变革性创新。
区块链技术为多方交易带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信息的高效流通,是未来商业数据交互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下一步,邮储银行将深入研究包括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与邮政物流、仓储等业务相结合的应用场景,在供应链金融、仓储质抵押、贸易融资和担保等业务场景中进行更多尝试。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息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