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鲜明 形式活泼 -凯发k8官网

主题鲜明 形式活泼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畅谈2017全国集邮巡展
记者 王楚芸2017-05-19来源:中国邮政网

  在2017全国集邮巡回展览举办前夕,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详细介绍了巡展的相关情况,并对本报的报道方案予以高度评价,对报道方向提出殷切希望。

  记者:2017全国集邮巡展的办展思路和出发点是怎样考虑的?

  杨利民:我们一直在考虑群众性集邮文化活动怎样配合国家策略做一些工作。“一带一路”与驿站、邮驿文化有很密切的联系,邮驿更是早于丝绸之路。我们就将驿路、丝路、复兴路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和全国集邮者这支队伍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随着思路逐步清晰,去年底我们确定了巡展的主题,还听取了各省份特别是“一带一路”相关省份的意见,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和响应,让我们倍感振奋,因此,关于“驿路·丝路·复兴路”巡展的整体思路开始完善。

  2015和2016年集邮全国性的大活动较多,今年从集邮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应为十九大召开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今年将集邮活动的主题集中了一下,将迎接十九大作为今年集邮文化建设的主线,开展大型活动,引导全国各省份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集邮文化活动。所以,今年的大型集邮活动只有一项,就是“驿路·丝路·复兴路——行走新丝路 喜迎十九大”2017全国集邮巡回展览。

  记者:巡展涉及哪些省份,将持续多长时间?

  杨利民:巡展涉及全国各个省份。我算了一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直接涉及12个省份,相关联的有7~8个省份,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关联的有7个省份,还有4~5个省份有很紧密的联系,因此“一带一路”囊括了我国大陆的各个省份,包括海南省。将来,我们也可以考虑两个特别行政区怎样一起配合、参与活动。

  活动的进展时间大约是7个月,从5月14日启动到11月十九大召开前夕。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论坛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指明方向。这个起点对于集邮巡展来说也非常好,我们要抓住重点,把这项全年重点活动做深、做细,做出好的效果。

  这个活动得到了国家邮政局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双方领导都表示要全力以赴支持这项活动。在多方支持下,我们这次巡展对“一带一路”的宣传将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大型活动,展现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展现“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体现中华民族的担当,同时也是对国际责任的担当。

  记者:巡展有哪些具体活动?

  杨利民:巡展包含7项大的活动。一是邮集与图片展览,图文并茂地展现各地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二是集邮巡展线上活动。三是全国青少年集邮贴片网络展评活动,31个省份邮协和专业邮协各选择2~3部优秀作品参评,让正能量释放得更快更好。四是集邮文化大讲堂,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不仅普及知识,而且通过集邮文化宣传弘扬“一带一路”。五是学术研讨活动,可以形成论文集,为未来邮展准备文献。六是“丝路研学行”青少年集邮夏令营活动,不同的省份采用不同的形式,今年准备让陕西老区的孩子参加,同时运用好全国近300家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七是户外健步走活动,可以举办马拉松邮票展览,将与体育相关的邮票同活动结合起来互动。

  记者:对于集邮文化建设有怎样的定位?

  杨利民: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以下简称集邮联)对集邮建设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突出了集邮的文化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达,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功能逐渐弱化,但是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作为小百科全书,作为老百姓喜爱的文化品、艺术品,仍有很强的收藏价值,因此我们更加强调邮票的收集、研究、收藏及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从十八大之后,我们将集邮建设总体上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范畴,称为“集邮文化建设群众性活动”。

  为什么突出群众性呢?这是因为,集邮联的正式会员到2015年底的总数是313万人,一个人集邮能带动一个家庭,这意味着1000多万人了解、爱好集邮。所以我想,没有哪一支文化队伍能像集邮队伍这样普及。邮票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包含了历史、文学、艺术、生态、自然等丰富的内容;同时,科技含量也很高,中国邮政已为几十个国家印制过邮票。因此,邮票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而且门槛低,几元就能买到一枚邮票,这决定了集邮的大众性、普及性非常强。目前我国邮票的防伪技术很高,这样大众性的集邮活动就避免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影响。

  现在,集邮联全面转向集邮文化建设。既然是文化建设,就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所以我们特别强调集邮文化的政治性。我们每年开展的各种集邮文化活动都有鲜明的主题,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记者:您对本报报道有怎样的期待?

  杨利民:我希望媒体对2017全国集邮巡展进行半年时间的追踪报道,并且作有重点的深入报道。在我印象中,《中国邮政报》是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份报纸,间断性地有集邮方面的报道和反映。从《中国邮政报》到各省份邮政的报刊,我可以看到邮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与开放及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紧密相关的,而且也和快递业务、网购业务有密切联系。我注意到,在纸媒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中国邮政报》的读者仍然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是行业内的,行业外也很关注,特别是《中国邮政报》近些年对群众性集邮文化活动的关注,会使集邮者对《中国邮政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中国邮政报》对本次巡展高度关注,提出的报道方案适应新形势,让我很受鼓舞。我认为方案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重点突出,将各地主要活动作为报道重点;二是体现新媒体的特点——传播速度快;三是形式非常活泼,既有总体报道,又有巡展人气站点评选,还有主题宣传片。希望《中国邮政报》的宣传报道与巡展同样取得圆满成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