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投递部的“自我修养”
——江苏南京六合区分公司雄州投递部掠影近日,一则邮政员工帮助烈士“回家”的新闻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竞相报道。邮递员在这当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是如何处理疑难邮件的?这个投递部有何特别之处?记者深入故事的发生地——江苏省南京市邮政分公司雄州投递部一探究竟。
这是每一个邮政人的职责
最先注意到这封信的是内勤分拣员惠勤。“六合区既没有马镇区,也没有沟石村,按流程可做退回处理。”惠勤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但信封上的‘烈士’二字让我意识到这封信不寻常。”虽是成就整个事件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惠勤始终觉得,她仅是做了分内的事。
“惠师傅,这件的凯发k8官网的联系方式是空号,麻烦看一下。”2月25日13点半,记者走近惠勤时,她正忙着处理一件问题邮件,像这样的邮件,她每天都要经手十余件。“如今方便多了,包裹就不说了,平信也条码化了,为我们复活‘死信’提供了更多的线索。”惠勤笑称,这项工作让她的侦查天赋有了用武之地。
一般邮件联系寄件人就能解决问题,但若收件地址本就有误,查找起来就麻烦了。除在名址系统中搜索疑似信息,惠勤还常借助电子地图、微信朋友圈等各种手段发现蛛丝马迹,这次立了大功的“六合邮政之家”微信群就曾数次聚众人之智找到主人。如果连这招儿都不管用,惠勤根据信件内容——如高考录取通知书、法院传票、重要信件——联系派出所、社区等相关单位。实在没有头绪了,还会将信件存放在投递部7~10天等待认领。
这项工作耗时耗力且并非刚性要求,问及为何执着于此,惠勤的回答简短却有力:“这是每一个邮政人的职责。”这份执着在雄州投递部并不鲜见。投递部负责人季友贵说,为处理疑难件,他是附近派出所和社区的常客。2014年甫入邮政的陈桂俊不仅继承了老师傅们的“锱铢必较”,这位“90后”“快递小哥”更擅长借助科技手段解决问题。
陈桂俊负责的段道上,部分商家常用营业执照上的信息作为收件名址,这往往和实际店铺名称不符,为投递工作带来了不便。“我偶然在‘我的南京’app上看到‘企业查询’选项,只要输入企业名称,企业的准确地址一目了然,投递时限大大缩短。”陈桂俊笑着说。
在雄州投递部,“一封心,一颗心”的职业追求被落实到每一个早已习惯的举动里——社交网络中的一呼百应、对段道客户信息的烂熟于心、对每一个疑难信件的刨根究底。
得益于对服务质量的精益求精
目前,雄州投递部转退、再投、存局邮件处理规范率达100%,自提(代投)快递包裹处理规范率达100%,投递有责工单不到万分之0.2。《人民日报》当日见报率达100%。
“主要得益于每一个团队成员对投递质量的精益求精。”季友贵这样解释这份亮丽的成绩单。2018年,江苏省邮政分公司启动“三年服务质量提升工程”,雄州投递部通过典型引领、专题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员工将“一封信、一颗心”的光荣传统融入每一个投递细节。
随手翻开投递员王忠的学习笔记,“传递其美多吉精神,弘扬普遍服务精神”“对于条码平信的内部处理要比照挂信”……这样的心得写满了大半本。“我们每天还在手机上答题,只要答对,就有可能中奖呢!”王忠说着,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南京市分公司“宁邮微刊”上的业务辅导专栏,“标准快递投递服务质量规范”“个人平信条码化业务处理流程”……“短平快”的灌输的方式让投递员们随时都能了解最新的操作规范。
入脑入心的理念引导带来了团队成员的自觉落实和见贤思齐。季友贵不仅把自己的电脑桌面和手机屏保均设成了“五严禁、五落实”的内容,还安排投递员每周参与本区域内村邮站、转接点、收发室以及投递现场的互查互评,提升全员的规范落实意识。而乐于尝试新玩意儿的陈桂俊则想着法儿提升用户满意度。1月,他根据用户反馈意见,提出“建议为投递员配备蓝牙耳机”的金点子。“这就能避免由于错失电话造成用户投诉了。”他说。
以踏实的步伐传承奉献精神
深入雄州投递部,才了解到这个看起来不大,甚至有些沉闷的班组着实低调有内涵。季友贵介绍,该投递部不仅连年获评南京市分公司投递标杆单位、五星投递部等荣誉称号,还走出了江苏省劳动模范方兆椿、“南京好人”徐翔云等先进典型。
2000年,方兆椿结识了景启华老人,从那时起,换灯泡、送水便成了方兆椿的“规定动作”,家里种的蔬菜也经常给老人送。多年的“举手之劳”,不仅让老人与方兆椿结下了母子般的情谊,更让这份爱延续到了投递部的每一个人。
雄州投递部打破段道划分,将“亲情助老邮路”志愿者划分为4个小组,确保每个团队每周至少赴结对家庭探望1次。同时,众筹成立“爱心帮扶基金”,为困难家庭伸出援手。今年春节,景启华为投递员送来了亲手纳的鞋底。“你们工作忙,大妈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就这纳鞋底的手艺还过得去,你们可千万别嫌弃啊!”一席话,让在场的投递员十分感动。
“爱心公益已经成了我们团队凝聚力中最强的基因。”季友贵说。“你今天量不少,需要帮你带一些吗?”“你腰伤还没好透,今天我来替你吧!”正值下午出班前,投递部里,这样的关心话语不绝于耳。为确保投递工作的有序运转,徐翔云自告奋勇,自觉承担了班组的后勤保障工作。每天5点50分,徐师傅就赶到投递部,为接第一波邮件做好准备;大家从不担心车辆出意外,因为他时常对车辆进行一次大检验;甚至连他的一手好厨艺都成了弟兄们挂在嘴边的惦念。
深受徐翔云的感染,历昊在不知不觉中也渐渐扛起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旗帜。2018年12月,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妇给投递部寄来表扬信,称赞历昊坚持每天送报上楼的热心事迹。
“师父的言行就是我前行的灯塔,我将以踏实的步伐传承这份奉献。”这个“95后”的大男孩儿一脸庄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