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不息 传承不止 -凯发k8官网

“奔牛”不息 传承不止
来源:中国邮政网时间:2019-08-13

  绵延千里的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北到涿郡,途经江苏省常州市境内时,经过一个古镇,名曰“奔牛”。奔牛古镇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睡卧在古镇老街东头的万缘桥,见证了奔牛镇的历史变迁。沿老街一直往西,就来到了奔牛邮政支局。与街东边的古朴沉静相比,西边的奔牛支局格外热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支局门口,记者偶遇了前来寄信的吴伟然老人。今年88岁的吴老是邮政的老用户。见到记者,他格外高兴,拉着记者讲起他多年前寄信的故事。

  1950年的一天清晨,吴伟然一把推开老街土烟店的栅栏门,钻了出来。他穿着已经磨旧了的板儿鞋,急匆匆地走上泥泞的沙土路。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外面还有些微凉,但他的身体已经热腾起来,怀里揣着的手稿像一颗小太阳,热量沿着血管蔓延至全身。5分钟以后,他停下脚步,走进一间宽敞明亮的房子,付了钱,接过营业员递给他的信封和邮票,把怀里的信纸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塞进信封,写好地址,封好口,贴上邮票,然后才舒了一口气。这是吴伟然寄给父亲的信,他已经有两年没回家了,小小的邮票上,承载着他对家乡沉甸甸的思念。回忆起这段往事,吴伟然有些神往。

  “邮政就是传递思念的信使,投递员就是递送佳音的鸿雁。”吴伟然激动地说。今年,吴老又给生活困难的三弟写信、寄钱,嘱咐他好好照顾自己。纵然现在的通讯方式多种多样,但当文字跃然纸上,信件就有了生命、充满力量。

  一封信,一颗心。邮政服务传递的不仅是实物信件,也有情感的寄托。

  “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小小邮票承载的不仅有寄件人和收件人的信任,还有党和国家对邮政的嘱托。

  “人民邮政为人民!”新中国成立70年来,奔牛邮政人始终把这份坚守刻在心上,秉持奉献精神、拼搏精神、服务精神,坚持把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做精做细做强。

  舍己奉献  甘为“孺子牛”

  1968年,29岁的史生根来到邮政工作,从此,一把算盘、一枚邮戳、一杆秤,伴随了史生根大半个人生。“那时候,邮电还是军事化管理,周一上班,周六晚上才能回家。”他以邮电为家,通过每天经手的四五百张邮票,与用户建立了亲密的联系。用户成了史生根的亲人和朋友,他们经常让史生根帮忙取汇款。那个年代,没有网上银行和atm,很多时候汇款也并不是小数目,能把这些钱交到邮政人手里,没有充分的信任是不可能的。

  多年后,这份信任从史生根延续到他的孙子史利平身上。史利平是受家庭影响加入邮政工作的“邮三代”。史利平现在回忆起刚入局时的状态还沉浸在幸福之中:“穿上绿色标志服感觉特别棒,自豪感油然而生,就连周末都爱穿着标志服,不舍得脱下来。”

  “做人做事要真诚,服务态度很重要,做好服务是邮政服务人民群众的基础。”这是史生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史利平已经在奔牛支局工作11年了,爷爷还是会时不时跟他念叨邮政营业的一些小技巧:“手腕要用力,不要手臂用力,落下的时候要平,这样才能保证邮戳清晰、不模糊。”谆谆教诲浸润心灵,循循善诱影响至深。接过爷爷的接力棒,史利平觉得责任更重了,他要把爷爷教给他的服务精髓、奋斗信念发扬光大。

  1979年,于忠明在父亲的嘱托下,来到奔牛支局成为一名投递员,每月工资26元。第一天入局,于忠明就感受到了“邮政强度”。他同师父清晨出发,晌午回到邮局,吃了饭,不休息,继续上路。几天下来,于忠明有些吃不消,但想到邮路上百姓的守候和父亲的殷切期望,他咬牙挺住。365天,于忠明坚持每天在石子路上骑行6小时。

  “那时候最怕下雨,下雨就得推着车走,我还要带着一根竹竿,每走一段路就得用竹竿把轮胎上的泥戳掉。”对做好邮政服务,于忠明有着一颗执着的心,他在邮路上被太阳晒晕过,连人带车掉到水坑里过,但他都坚持把邮件送完,邮路上的乡亲们给他递水,邀他乘凉,过年的时候给他留好吃的,里面有道不完的浓浓情意。

  “用户就是我的亲人!”他笑着说。

  从上班第二年开始,于忠明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百姓的事就是邮政的大事,一茬茬“奔牛”员工,不怕苦、不喊累,兢兢业业,为邮政事业不断奉献,他们可以为了百姓的一封加急电报起早贪黑地走上投递段道,也可以为了群众订的一份报刊风里雨里地坚持走完难走的邮路。在他们眼里,百姓满意正是邮政服务的最高目标。

  拼搏进取  渐而至佳境

  1988年,奔牛镇的路还没有完全修好,支局到镇上主街之间还是泥土路,只有个别地方铺了些石子。现任常州市邮政分公司寄递事业部副总经理的潘文伟刚入局时,就负责用一辆铁架板车在这条路上往返装卸邮件。夏天路上泞,冬天路上滑,潘文伟全凭双手双脚,把沉重的铁架板车推上推下。夏日里,往返一趟,汗水就浸透了衣裳,而每天他至少需要往返五六趟。

  “很辛苦,但我之前就打定主意要进邮政,心中特别向往那抹绿色,在我心里,那是国家的一部分,与百姓有血脉联系。”潘文伟回忆说。

  有了这股热忱和坚持,潘文伟全身心投入工作,白天学习邮政业务,晚上也不回家,经常陪着“总机”上晚班,学电信业务,不管有什么活儿都抢着干,业务水平越来越高,也深受大家喜欢。

  “镇上的一位老人就特认潘文伟,老人来邮政办业务,见他没在就默默离开,第二天又来找他。”史生根说。

  上世纪末,邮电分营,邮政发展来到历史拐点,开始走上市场化的道路。而此时,奔牛镇也正面临困境,历经辉煌的重镇在这一轮工业化转型中步伐渐缓,不少企业迁址,镇上人员不断外流。这样的环境让本就处在婴儿学步阶段的邮政市场化经营举步维艰。对市场环境不了解、对客户需求摸不准、对发展方向有困惑,邮政人着实上了一阵火。

  2000年4月,潘文伟当上奔牛支局局长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完成“双过半”任务。“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支局当成了家。晚上下班后,我就研究收入、研究进度,想着一定要完成‘双过半’任务。”压力催生动力。“等、靠、要”不是邮政人的做法,“干、拼、抢”才是邮政人的本色。没有客户就动用一切资源出去找,没有项目就想方设法去营销,凭借超凡的毅力,奔牛邮政人终于书写了拼搏奋斗的新篇章。

  当年6月,奔牛支局提前完成年度指标任务。之后的10年,奔牛支局一路过关斩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支局,逐渐发展成为每年金融资产增长过亿元的先进支局。

  常州庭园装饰用品有限公司的谢经理,2000年就开始与邮政合作,近20年来见证了奔牛支局的奋进历程。合作初期,谢经理主要使用邮政的物流业务。那时候,潘文伟经常半夜带着员工到谢经理的厂里一起等车拉货,半夜冷了就呵呵手、跺跺脚。谢经理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邮政的物流性价比高、过年过节发货也稳定,员工素质还好。”谢经理给出中肯的评价。后来,出于对邮政的认可,谢经理还与奔牛支局在快递、邮品、代发等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合作。“邮政的服务非常好,我们的客户主要在长三角,邮政快递都是今发明至,而且跟邮政合作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接到过客户投诉,特别满意。”为了跟邮政进一步合作,把业务衔接得更紧密,谢经理主动建立了微信群,目前,群里有10人,其中,邮政员工3人,装饰用品公司7人。

  服务升级  精彩无间断

  经历一次迁址、四次改造,如今的奔牛支局面积达300平方米,有20名员工。2016年末,奔牛支局邮储余额在常州市分公司率先撞线5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壮牛”。在2018至2019年度业务跨赛中,奔牛支局金融总资产又净增2.1亿元。

  在现任支局长唐明看来,成功没有捷径,不断积累才能稳步前进。在总结奔牛支局能够爬坡过坎、越来越好的原因时,他斩钉截铁地说:“根据市场和客户调整做法,在否定中不断总结经验。”

  唐明认为,客户服务无小事,厅堂一件物品的摆放、服务中小小的一句话,都会改变客户对邮政的认可度。所以,奔牛支局的很多细节都曾经过唐明的精心设计。“可以蹭网,可以约会,可以聊天,可以读书,可以休息,可以打滚,oh耶~”“大额存款,接送到家,中医坐堂,健康咨询,老弱病残,有求必应,免费~”奔牛支局门口,网络元素和邮政元素相结合的宣传语,让邮政支局也成了潮店。走进支局,是家一般舒适的感觉,员工热情洋溢,厅堂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次序清晰。一位正在通过自助机具取款的大娘微笑着对记者说:“这里的服务很好,也很方便。”

  唐明通过分析客户心理,在支局人性化地设置了几项特色服务。比如,在厅堂内放置了儿童摇摇车和老年人按摩椅,在门口放置了免费矿泉水和自取零钱盒。“太方便了,现在出门基本都不带钱,有两次坐公交车,发现兜里没零钱,就是在邮政换的。在这儿办业务的时候,也换过,而且给孩子坐摇摇车,孩子可高兴了,回去以后还闹着再来邮政玩儿。”说起零钱盒,客户唐亚琴感触很深。

  为了让邮政服务更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奔牛支局尝试通过扫码为客户办理会员和积分服务。“扫一扫”的方式避免了窗口办理、人工查询的不便,让奔牛镇百姓体验了现代邮政的方便快捷,扫码成功以后,客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即时、自助查询积分情况。“通过负积分,我去年参加了邮政组织的客户旅行团,感觉特别好。”客户的认可让奔牛支局有了探索的信心。负积分正是奔牛支局的特色服务,在积分不足的情况下,客户可以先欠着积分,就像信用卡可以先刷后还一样,积分也可以先用后补。这种积分机制让不少客户着迷,不断刷新消费记录。负积分营销,让奔牛支局开辟了新的获客路径。

  除了细腻的厅堂服务,唐明还策划了不少获客的外拓服务,到乡里放电影、宣传反假币知识,尽量将客户从外面引导到支局网点进行二次营销。为了支局长期发展,他还组织员工参与镇政府举办的每月乡镇活动,在镇里的道德讲堂上讲邮政服务的动人故事,用心擦亮邮政品牌。

  2018年,奔牛支局与镇上最大的五兴苑社区结为对子,开展了党建共建活动。除了日常的党员走访慰问、宣传演讲、卫生保健等联合活动,他们还为老百姓提供理发、开锁等便民服务,得到社区百姓的认可。

  “以前,老百姓对老邮政记忆深刻,生活上离不开。时代变迁,现在邮政拓宽了服务内容,能够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五兴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华明对与邮政的合作深有感触。

  就这样,历经多轮否定、完善,再否定、再完善,奔牛支局一路向好,唐明也成为常州市分公司有名的业务能手和管理能手。“只有我好还不够,我想把我的经验传递给更多年轻人,他们是邮政的未来,希望他们让邮政越来越好。”在常州市分公司的安排下,唐明收了几个徒弟,工作之余,他经常教徒弟们业务要点、营销手段、管理方法,细心的唐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还给他们留作业,为他们点评。常州市分公司通过这样的机制,让员工有了迅速成长的通道,奔牛支局通过这样的传承,把服务精神不断延续。

  一路走来,奔牛邮政人用坚持和拼搏赢得了尊重和赞誉。这股力量、这种精神,从师父交给徒弟,从开拓者传给后来人,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奔牛支局常态化参与当地社区文化活动。图为支局员工为参与社区组织的演讲比赛作准备。

奔牛支局内设有“邮爱心补给站”,免费为户外工作者提供饮用水等解暑用品,用心擦亮邮政品牌。

与奔牛镇老街的古朴沉静相映,奔牛支局充满现代气息,并显得活泼亲切。

时代变迁,邮政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图为奔牛支局员工向客户介绍业务。

否定、完善,再否定、再完善,奔牛支局一路向好。图为奔牛支局局长唐明走访沿街商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