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魏东(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邮政寄递事业部暑袜街投递部班组长)
记录人:张津
我叫魏东,是四川省成都市暑袜街投递部班组长,从事邮政工作34年,先后担任过火车押运员、投递员及投递班组长。我今年51岁,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40年,也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成为邮政变革发展中的一员。
我从小在邮政大院里长大,受父辈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入成都市邮政局,成为一名火车邮件押运员。经过一个月的押运工种系统培训,我满怀期待地去了押运科报到。当时的成都市邮政局省级押运邮路有3条,省内5条,押运科大组长将我安排在了一个先进班组,负责押运北京线t7/8次列车,这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莫大的惊喜和鼓励,那股高兴劲儿,至今记忆犹新。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北京——祖国的心脏,是多少人从小在课本上见过、学过,却未曾到过的地方,那会儿,成都到北京的车票35元一张,是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自己心里暗暗地想,虽然没有到过北京,却能以这种方式与它有所联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第一天上班,我按照要求,6点30分就到了火车站,站台已经上了t7/8次列车邮政专用车厢,邮件还没有拉进站台。趁这段时间,我的师傅向我讲解了邮件装车的要求和顺序,并跟我强调了t7/8次列车在承运南北邮件中的重要性。正当我努力将师傅的话装进心里的时候,邮件牵引车拖着装满邮袋的拖斗,呼啦啦一长串地向我们开过来,整整上千袋邮件,我当时就愣住了。师傅大声呵斥了我一声才回过神来,开始和大家一起装邮件,高声唱数、查牌、按顺序堆码,20分钟,邮政车厢两头货仓全部装完,接着装机要邮件、轻件、报刊等,直到7点15分列车准时发车。成都到北京2048公里的路程,火车要运行32个小时,沿途在十多个停靠站装卸邮件,整个邮政车厢能装载邮件3000袋左右。第一天上班,除了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更让我见识到邮政的运输能力和邮政业务量之大。
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改革开放在全中国掀起热潮,人们的思想更开放,社会更多元,在这期间,中国邮政也顺应潮流,新增了快递等新兴业务。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邮电局迎来了大改革——邮电分营,而我也成为变革中的一员,从押运转到了新的岗位——投递,主要负责投递各类挂号邮件、印刷品、包裹领取单、汇款单、邮件领取单、国际邮件、各类报刊等。工作岗位虽然变了,但不变的是我对邮政工作的热忱,“情系万家,信达天下”这句话在这里体现得更加深刻。
邮电分营后,邮政在发展上面临着诸多困难,邮政员工也处于困惑与迷茫之中,传统的邮政业务和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邮政持续发展要求,急需寻找新的发展重点。这期间,邮政开始探索商业化运作,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在这时候开始兴起,银企账单、商业信函、个性化明信片、个性化邮册等各类商务化业务全面拓展,这些变化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投递业务和投递量也开始增加。为了匹配业务发展,2002年,成都市邮政局组建了商投队伍,而我因在平时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在这次变动中被推荐担任班组长一职,才疏学浅的我开始像基层管理者转型,从此,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
那一时期,我摸索到了一套管理经验,以至于后来担任投递部班组长时还在受用。作为一名管理者,一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另一方面还要带好队伍。我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经常组织投递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规范投递人员的操作技能,引导投递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我总结出了基础管理3个字:“严”“带”“细”。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为一个有集体意识、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有战斗力的优秀团队。2015年7月,我所在的投递部在集团公司开展的“全国提升投递服务质量劳动竞赛”活动中, 荣获“五星投递部”,我也获得“五星投递部班长”荣誉称号,成为全国299名“五星投递部班长”之一。
这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深深地感到,变化的不仅是邮政的业务种类和业务量,邮递员的装备也大大提升,电动车替代了自行车,pda、手机、新一代寄递平台等设备代替了手工抄登,就连标志服也从我父亲入局时的大檐帽、涤卡衫,到我入局时五角星帽、列宁装,变成了现在充满时尚气息的鸭舌帽和t恤。
时代在进步,祖国在发展,邮政也日新月异,而身处变化之中的我不觉变化,却又猛然发现什么都变了。父亲的标志服被我放在单位的柜子中,它时常提醒着我身为邮政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唯一不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