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巷支局:邮政百年芳华的缩影 -凯发k8官网

墨子巷支局:邮政百年芳华的缩影
来源:中国邮政网时间:2019-09-24

  安徽省安庆市是一座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老城区,有一幢3层20米高的欧式建筑,青砖混凝土框架结构,花岗石外墙,凹凸起伏。正面6根粗大方型立柱,10米来高,从地面延伸至二楼的厚檐,柱顶端刻有莲瓣纹,厚檐下及门框等处雕刻有漩涡装饰,不宏伟却华丽,不张扬却成地标。她就是现在的安庆市邮政分公司办公大楼、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的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该楼1926年动工兴建,由上海私营营造厂按上海邮政局大楼样式施工建造,1928年竣工。同年,位于一楼的墨子巷支局对外营业,为百姓提供服务。近百年来,墨子巷支局与这座城市的变迁、邮政发展的起伏同频律动。有过辉煌、有过荣耀、有过没落、有过彷徨,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不改,邮政文化的传承赓续,使其今日依旧生机勃发。

  温暖的绿色记忆

  初秋的安庆,一场微雨后,有些许凉意。走进墨子巷64号,推开两扇3米多高雕花的绿色大木门,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铜栅栏和黑色大理石台面围成的营业柜台,墙上一个黄色的繁体“邮”字,让人恍惚走进了历史。

  “墨子巷支局和其他网点不一样。我喜欢这里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味儿,小伙伴都羡慕呢!”工作才两年的营业员陈彤,大学毕业后来到墨子巷支局工作,用心服务好每位客户。“在这儿工作,都不想调走。”2005年曾任墨子巷支局负责人的方灿红笑道。“每年发行拜年封时,集邮爱好者都来这里盖戳。墨子巷的文化味儿是独一无二的。”相较她们二位,85岁的朱让华老人说起墨子巷支局,则是另一番温暖的回忆。

  1951年参加工作的朱让华先后担任过安庆市邮电局长话科、工会的负责人,1981至1984年期间,在墨子巷支局担任负责人。“安庆当时就两个支局,墨子巷支局是其中一个。支局还管理郊区3个分所。”老人告诉记者,当时墨子巷支局有十几名员工,有信件台、包裹台、电报台、长话台等,每天工作时间是早8点到晚8点。“服务态度是第一位的,一周检查一次,还开展劳动竞赛进行评比。服务好百姓,业务发展是直线上升。”忆及当年工作的情形,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她拿起桌子上的一个保温杯,上面印刻着“人民邮电”四个大字。“这是毛主席题的,邮电是为人民服务,穿一套绿衣,人家都相信你、尊敬你。”

  墨子巷支局因其独特的建筑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办理业务。安庆市历史名城保护研究中心的学者查健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致力于研究安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作,堪称安庆邮政历史的研究专家。“小时候,我家离这儿也就30来米,天天到这里玩,那时这楼还只有两层。虽然市里也有些高楼,但它是巴洛克风格的,很特别。上中学那会儿,痴迷集邮,经常组织同学来支局购买邮票,门口就有交换邮品的。”说起与墨子巷支局的缘分,查健打开了话匣子。从墨子巷名称的由来,说到海关邮政、大清邮政、“中华邮政”、新中国邮政,他侃侃而谈。20世纪90年代初,查健开始拍安庆遗存的历史建筑。这栋楼的里里外外,拍摄了好多胶卷。“我记得这里有打长途电话的玻璃隔间,一般人打不起,除非有急事。我还在墨子巷接过上海亲戚打来的电话。投递员骑着墨绿色的‘二八大杠’到我家里喊,父亲骑着自行车先到网点接电话,我坐在投递员自行车的大杠上。邮政服务真是好。现在我寄东西,还是用邮政。”

  四代人的接力奋斗

  在墨子巷支局一角的展示柜里,一张黑白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个穿着制服的短发中年人英气逼人。中年人叫朱源啟,20世纪20年代在墨子巷邮局当信差,后来逐渐成长为投递班班长。旁边还陈列着几个银白色印有繁体字“邮”“政”字样的领章、纽扣。这都是他女儿朱让华收集整理的。

  “1951年我初中毕业后,银行、供销社、邮电三个单位招考。我考进了邮电,父亲很高兴,说是捧上了‘铁饭碗’。”朱让华很钦佩父亲。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到墨子巷支局玩,耳濡目染,既感受到这份职业的自豪,也体会到工作的艰辛。“父亲每天背着几十公斤的邮件走近30公里路,一个月就穿坏一双鞋,很辛苦。”安庆靠近长江,当年轮船邮路是主要运邮方式。转运员每天两次拉着大板车到江边码头接邮件。下雨天跳板湿滑很容易翻车。一旦邮件掉到江里,转运员就跳下江去捞。“哪怕冬天江水冰冷,也要把邮件捞上来,邮件是一个都不能丢呀。”朱让华感慨道。

  父亲勤勉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了“邮二代”朱让华。“我母亲当年很厉害的,市邮电局的女干部没几个,大家都称她‘女强人’。”朱让华的儿子吴克当着记者的面夸赞道。朱让华拿出一个小箱子,里面摆满了各类证书奖章。“这个‘人民邮电’的奖章还是邮电部颁发的。”老人拿着奖章让记者给拍照,还让记者回头把照片冲洗后给她。

  吴克是这个家庭的“邮三代”。1980年高中毕业后进入邮电局工作。“自己能天天穿着邮电工作服,自豪得不得了。母亲更是高兴,说有人接班了。”吴克说,“我和我爱人因邮票结缘,后来她也被我带进了邮政大家庭。”从邮电到邮政,近40年的光阴,吴克的工作几经变动,但一直在默默奉献。2009年,安庆石化厂举办35周年厂庆。吴克开发了纪念邮册等产品,创收198万元,这业绩至今无人打破。吴克在业务上非常精通,近些年相继开发了《安徽华茂集团成立50周年》邮票银册、《安庆一中建校100周年》个性化邮票等业务,用他的话说:“在邮政工作大半辈子了,总得留下值得回味的事情,为邮政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墙上这幅画是我儿子吴超的手绘。”吴克指着支局正面墙上一幅“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山水画说。32岁的吴超是“邮四代”,圆脸庞显得有些憨厚。2010年大学毕业后,学动漫设计的他一心想留在大城市。和其他同龄人一样,虽然家里很多人都在邮政工作,但吴超并不太熟悉不断变化的邮政。“进入邮政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的设计才能有用武之地。也从自己的长辈和同事身上,看到邮政在育人、在培养人,只要你想干事,是会有一方舞台的。我也能感受到这是个有幸福感的企业。”吴超刚入职那会儿,正赶上邮政贺卡高速发展期,针对每天繁重的设计任务,他利用自己的设计特长,大胆创新,别具一格的风格深受邮政客户喜爱,设计稿基本上是一次性定稿。有时为了更好为客户提供服务,吴超常常带着电脑,现场为客户改稿,深受客户赞誉。2016年8月,墨子巷支局进行改造,吴超参与其中,也大显身手。“我的很多关于网点功能区划分和文传产品开发的建议都被采纳了。这幅画是用丙烯颜料一笔一笔画上去的,费了不少工夫。我想用山水画的意境表现邮政的山高水长,也体现墨子巷支局的历史。”回忆起两年前参与的改造工作,吴超还沉浸其中。

  一座城、一个网点、一家四代人,从墨子巷支局建成的第一天,就与之结下不解之缘。正是像他们一样的一代一代邮政人的辛劳工作与传承创新,才有今天百年仍青春的邮政。

  精致的城市客厅

  “您好,请问交什么费?”“好的,这是收费单据和找您的零钱,请拿好,再见。”每天,网点负责人代莉琴重复这样的话语至少不下百次。她所在的代收费柜台从来没有空闲过。“网点有4名员工,设置1个代收费台席和1个综合业务台席,主要办理寄递业务。原来这里还有金融业务,前几年也搬出去了。”说起目前的网点经营情况,代莉琴显得有些着急。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周边街区的改造,墨子巷支局服务的4万多居民大多是老年人。“每个月平均收入1.3万元。要想突破,做好服务是关键,还要利用好‘邮局1928’这块招牌进行创新。”代莉琴似乎找着了发展方向。

  “小姑娘做事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值得表扬,给她点个赞。”顾客吕绍武在“用户意见簿”上写下了用邮感受。“我们每月的代收费业务有4000多笔。要把这些客户服务好,必须不断拓展便民服务种类。有时我们还走出柜台开展外拓,让老百姓能更便捷地享受邮政服务。”代莉琴坚信服务是做好业务的基础,也是墨子巷支局历久弥新的基因。

  2017年3月,“邮局1928”主题邮局开张。该主题邮局按照原有建筑历史风貌,结合邮政文化、集邮以及综合服务的需求重新修缮,进行了功能分区:看书吧、柔软时光——慢递服务区、封片卡展示区、集藏展示区和创意产品区等。除了提供邮政业务服务,还要通过邮政史料和实物陈列再现百年安徽邮政的发展历史。“墨子巷支局的复古装修风格让人置身于历史长河中,心情舒畅。”一位在外地多年的安庆人评价道。“我们那时信件都拿筐装,每个月都好几万件。时代发展了,人们的需求在变化。不打造主题邮局,网点可能就没落了。现在看看有了新生的气象。”退休后的方灿红来到这里,欣喜于网点的变化。主题邮局这一创新之举,像催化剂般激活了网点。

  “同学们,今天展览的6部11框邮集,是专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制作的。”9月5日上午,在墨子巷支局的集藏展示区,正举行着一场小型邮展。安庆市第十六中学的十多名初二学生饶有兴致地听着老邮迷的讲解,有的还不时提问。“这里有历史沉淀、有文化气息,集邮与之十分契合,我们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都在这里搞集邮沙龙活动。有时还穿插举办一些邮展、讲座等。近几年集邮周的活动大多也在这里举办。”安庆市集邮协会工作人员蒋跃进介绍道。通过几年不间断的开展活动,现在很多集邮爱好者都会自发来网点,交换邮品、交流集藏心得,分享自己的作品。今年他们在这里举办了“生肖猪年邮品欣赏展”“2018年度最佳邮票评选”等8场活动,吸引集邮爱好者近千人次,提升了网点的人气。有时,前来办理业务的用户也会被集邮活动吸引,走过来欣赏一番。

  “我们当时改造的目的是想打造一处让人们充分了解邮政历史变迁、体验现代邮政服务、开展集邮沙龙的场所,向安庆市民和往来游客展示邮政文化。经过两年的运营,现在看来还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功能区划分要增设儿童区,让用户的体验更良好。”吴超有了很多新思路。“邮局1928”是支局的另一块牌子,如何让两块牌子互相引流、相互促进,作为“局外人”的查健则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我一直用邮政业务,邮政也要与时俱进。邮政最能反映一个城市变迁,我们要把邮政文化与地方文化、城市文化结合起来。让本地人和游客来这里坐一坐、看一看,成为城市地标、网红打卡地。”墨子巷附近的人民南路正在打造文化街区,查健希望邮政能融进去,依托这栋楼的历史和邮政特有的文化,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打造安庆市精致的城市客厅。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每一部磅礴的乐章都由一个个动人音符构成。每一名在墨子巷支局工作过的邮政员工都用他们的奋斗践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成为邮政发展壮丽乐章上小小的音符。江水日夜不息,逝者如斯夫,邮政服务人民的乐章还在演奏……


仍保留着上世纪20年代装修风格并继续对外提供邮政服务的柜台在全国没有几家,“邮局1928”的柜台是其中之一。在这里,4项普遍服务业务均可办理。

墨子巷支局大楼基本按照上世纪20年代上海邮政大楼样式建造。

在墨子巷支局集藏展示区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集邮巡展”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观展。

古朴而又时尚的主题邮局为客户带来全新的用邮体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