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太原到湖北武汉,有人说,她是“千里走单骑”;
从新冠肺炎累计确诊20例的“低危地带”到累计确诊50004例“疫情旋涡”,有人说,她是“偏向疫区行”;
从药房配药到发热门诊,有人说,她是“用生命在做志愿者”;
从标志服下包裹的“公益心”到防护服上“形影不离”的邮政标识,有人说,她是“心中有阳光,处处皆灿烂”。
3月14日,周六。
8:00,作为志愿者的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邮政分公司员工杨志珍准时来到协和江北医院妇幼保健院病区报到,协助处理后勤工作。这是她第一天到这里上班,然而,这天已经是她到武汉做志愿者的第28天。
2月16日,杨志珍拉着筹备了两天、连副驾驶座位上都塞得满满的药品,只身奔赴武汉做志愿者。这,是她第一次去武汉。
2月24日,杨志珍在发热门诊值守,从7:30到17:30,面前可能就是新冠肺炎患者,而她的位置就是协和江北医院感染区的正对面。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穿防护服;这,是她平生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
3月11日,按计划的志愿服务结束,武汉协和江北医院为杨志珍开了欢送会。这,是她第一次经历的专属“party”;这,是她第一次做志愿工作被这么多人认可;这,是她第一次感觉自己作为一名邮政人、作为一名志愿者、作为一名临时医护人员,被这个国家和这个社会需要着,她还应该做得更多、更好。
从3月12日开始,在等待通行证的日子里,她只休整了两天,就又投入了新的志愿服务工作。
使命,必达
提起中国邮政,必然会让人想到“使命必达”。因为我们有“无处不在的网络,让美好无处不在”;因为我们通政、通民、通商,网通天下,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因为我们有“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
而如今,在邮政工作了14年的杨志珍,就找到了——武汉,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让人间大爱,使命,必达。
“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比起我的担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国难当头更应该做的,所以,我支持女儿的选择。”杨志珍的妈妈刘心凤讲的道理质朴而有分量。
“她临走前,不仅装了满满一车防疫物资和药品,还为太原市邮政分公司捐赠了150个口罩、6桶酒精、2500副手套,为她帮扶的投递部也捐赠了几十个口罩和几十副手套,而她自己只储备了两只口罩和一小瓶酒精就出发了。”从杨志珍同事的描述中,记者为杨志珍给他人的满满一车、几十几百几千以及给自己的一两个动容了。
“我花了两天时间跑遍太原市的药店,凑了一车东西。像酒精、口罩、消毒液这些防疫物资都是限量的,我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后来车里渐渐满了,我就问药店,我车里还能塞多少就买多少。”于是,酒精、消毒液、莲花清瘟胶囊、碘伏等近万元的物资和药品把车塞满了,但杨志珍的社保卡里却只剩了20元钱。
“我家是中医世家,四代行医,我从12岁起就帮家里抓药,而且自己还在护校学的护理专业。虽然我从事的不是医护工作,但我从小看爸爸妈妈不只是坐堂行医,一旦村里镇上谁家有难处,他们绝对会第一时间赶到病人家里去看病。”长期的耳濡目染,让杨志珍在疫情面前坐不住了,“去一线”的意愿在心底深深扎根。
“如果我身体好,我会跟她一起去的。因为人不能只为自己活,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事,就要作贡献。”“作贡献”这句来自母亲的鼓励成为杨志珍的强劲动力。
于是,“去一线”“作贡献”就这样与邮政人“使命必达”的承诺紧紧结合到了一起。
2月16日,杨志珍星夜兼程赶到武汉。本想直奔火神山医院的她,在蔡甸区关口,遇到了李警官。被杨志珍感动的李警官当即帮她联系了协和江北医院。
就这样,“绿衣信使”杨志珍开始了“白衣战士”的志愿服务工作。
关键时,是战士
“邮政员工,平时是信使,战时就是战士,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召唤,我们就要出现在哪里,就要保障到哪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的话掷地有声,道出的正是邮政人众志成城克时艰、同舟共济渡难关的坚定信念。而自疫情暴发以来,全国邮政员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越是特殊时期,我们越要保证各类邮件的揽收和投递;越是严峻形势,越要把我们服务的脚步迈得更快更实;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彰显我们的为民情怀。
而如今,杨志珍找到了“信使”和“战士”的更高境界的结合点,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让自己离战场更近一些,关键时,是战士。
2月17日,7:50,协和江北医院工会主席胡京接待了杨志珍,并让她填写了志愿者申请表。从这一刻起,杨志珍觉得自己真正成了一名战士。
面试,体检……一套流程下来,已经到了下午,原本志愿当护士的杨志珍被分到了药房配药。“没有关系,我来了,能参与其中,能多干活,这就足够了。”杨志珍说到自己的志愿服务时总是洋溢着温暖、充满着乐观。
“每天8:00上班收单子,然后开始配药,16:00左右送药,分别送到协和江北医院、协和江北方舱医院、协和江北济和病区以及协和江北医院妇幼保健院这4个病区。”这一串病区让记者记了足有1分钟。
“我们的药品很多,分针剂类、片类、冷藏类等;这些药品又放在3个不同的库区,分别是中药库、西药库和液体库;每天要往病区送十几箱药品;4个病区还包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所在的3个感染区;病区还会分1到5层,但病区序号可能是不按顺序的,比如一层是5号,五层是1号……”这些让杨志珍足足熟悉了两天的数字、地形和模式,也让记者“消化”了一晚上。
“每天最晚18:00就送完药了,开车回到宾馆顶多用20分钟。我觉得只做这些,就免费吃住,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杨志珍感觉工作量“不饱和”,于是,她就去“磨”药房主任给她更艰巨的任务。
“去发热门诊。”2月24日,杨志珍终于“磨”来了艰巨任务。
7:30站到了缓冲区。“都怪我当初不好好上学,要是不上护校念医科大学该有多好,早就在第一线了”“我是邮政员工,不能给中国邮政丢脸”“我现在是志愿者,我要完成好每项任务”“我在发热门诊,我得做好防护,我的抵抗力还是很强的”……这是杨志珍第一次穿防护服,而且这个第一次就“直奔”一级防护,此时,杨志珍脑子里像不停调着频率的收音机一样。
手消毒、戴帽子、戴口罩、从脚往上穿防护服、戴护目镜,两层脚套和手套……全套动作下来,杨志珍用了20分钟,且已汗出如浆。“捂、闷、憋、热……”杨志珍对脱口而出的一串形容词还不满意,又形容“像汗蒸房”。
“这里是殉职医护人员夏思思战斗过的地方。”这本是最让人畏惧和恐慌的“痛点”,但直到想到这里,杨志珍一下就镇静了,“我今天在这里,也算与她并肩战斗了,我们有共同的目的,尽一己之力战胜疫情,那还有什么可怕的!”随即,杨志珍用手机搜了一个中国邮政的标识,委托身旁的护士画在防护服上,并写上“山西太原杨志珍”。
护士问她为什么要画这个标识,她笑笑解释:“因为我是邮政人!”但她内心深处想的是,中国邮政是每个邮政人的坚强后盾,从这里走出去,我要让在生死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们都看到,邮政就在他们身边,我的服务也代表着中国邮政。“出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战神’一样。”
收单子、拿药,没药了,打电话管药房要……杨志珍一直在重复着这些动作,而她面对的,既有普通感冒患者、也有疑似患者,更有确诊患者。每个人都显得忧郁、焦急,没有太多语言,就想赶紧把药取走,杨志珍尽量让自己的动作迅速高效。直到护士长喊她吃午饭,她才暂停了手里工作。但她怕浪费防护服资源,执意不肯吃,护士长“威胁”她说,不吃饭,抵抗力下降,就不能再到这里“上班”了。杨志珍这才“妥协”。
由于脱掉防护服时要从里往外一点点翻着脱,所以杨志珍足足花了半小时才完成全套动作和消毒工作。为了不耽误时间,杨志珍只用了10分钟吃完一餐饭,不敢喝水,只喝了一小碗汤补充水分。这次,仅用了10分钟便穿上了新防护服。
没有其他护士在身边,她就自己在胸前画中国邮政的标识。“结果画得好大,大到没地方写自己名字了”,杨志珍再入发热门诊,心情放松了些许。
这天下午,患者说武汉话,杨志珍听不懂,医生就出来帮她“翻译”;遇到两个重名的患者,结果少收了一个患者的处方单,“幸好国家是免费为患者治疗,处方单还能补打,但我还是自责了一下”……
17:00,杨志珍可以下班了。一个小时后,她回到了宾馆,接了两个“紧急”电话。
“你今天怎么去发热门诊了,我们医院得平平安安接你进来,安安全全把你送走,可不能再去了啊!”胡京的“紧急”出于责任。
“你可接电话了,我这一天都担心死了。今天怎么样,防护到位吗,累不累?”同事的“紧急”也出于责任。
“平时是信使,战时是战士。这个时候,我更要保护好自己,这也是我对每一个关心、帮助和爱护我的人应尽的责任。”杨志珍说。
一颗心,信念如磐
“一封信,一颗心”,60年前,中国邮政的服务精神伴随着中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一路走来,“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融入中国邮政血脉的红色基因,是邮政事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是新时代邮政人永远坚守的价值追求。
而如今,杨志珍已经在传承着“一颗心”的服务真谛,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融入自己的志愿工作,用一颗心,践行信念如磐。
从2月25日开始,每天8:00,杨志珍又会准时出现在药房,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按照要求和指令,为患者准备药品,然后用推车将药送到患者手上。
“西药要少一些,一车也有几十箱。每天熬煮好的中药汤剂有4000袋,分车运送,每车有1500袋左右,分量不轻。”杨志珍说。
因为中药熬制环节和时间较长,需求量很大,杨志珍又申请晚上加班煎药,每天都要忙到22:00以后才回酒店休息。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出院,煎的药量一天比一天少,杨志珍特别开心。
3月11日下午,在协和江北医院三楼小会议室里,专门为她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院长陈立波表示,杨志珍不畏生死,凭着一腔热血,自己驾车千里,并留院工作直面疫情,她在医院抗疫工作中不畏生死、不惧困难的精神值得学习。
胡京也动情地说:“当我看到一个弱小的女子驱车千里来到武汉疫区中心,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震惊。因为我们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责无旁贷,可是快递企业是可以停工的,只有邮政企业的员工也像我们一样冲在第一线。杨志珍只是千千万万邮政员工中的一员,她不仅冲在一线,还冲到了我们这条生死一线。感谢邮政企业培养了有崇高情操的员工,她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生动‘教材’。”
医院多位医护人员谈到杨志珍也是满满的赞赏:
“得知我们发热门诊比较忙,杨志珍还提出到发热门诊,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志愿者精神。”
“小杨在我们科室表现一直很好,踏实做事。”
“杨志珍作为志愿者很辛苦,每天很早就来,很晚才回,跟我们一起战斗,非常感谢她!”
“其实,我到这里是来付出的,但我收获的更多。忘不了医院在住宿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给我安排宾馆;忘不了医院同事得知我是来自外地的志愿者,主动接送我回宾馆;忘不了医院返聘的老专家只为我一人在防护服上画中国邮政标识……”杨志珍对这段志愿经历充满了感激,并给记者发了老专家只为她画的中国邮政标识。
那是一枚大大的中国邮政标识,犹如向阳花开般充满着勃勃生机,那底色是天使白,是邮政绿,是志愿红……
杨志珍在发热门诊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