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叶”致富梦
暮春的夜晚即将来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白莲村的正发家庭农场里热闹起来。两台炒茶机轰轰作响,三五个村民正忙着杀青、揉捻、烘制……劲头最足的是一个50来岁的汉子,炭火烤红了他黝黑的脸,额头上滴下雨点大的汗珠。
他叫郭正发,大家都喊他“老郭”,是正发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其他人是住在周边的贫困户,每到茶叶丰收时,大家就来郭正发的农场里打零工,一晚能挣上100多块钱。
我与老郭结缘,要从2016年说起。
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寨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始终践行社会责任,为精准扶贫积极贡献金融力量。作为一名“三农”信贷客户经理,我和同事们经常到田间地头走访,宣传贷款。有一次,我们来到白莲村。在与村干部交流中得知村里有个贫困户叫郭正发,正打算发展茶产业。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老郭的生活很困难,他的孩子还在读高中,爱人得了半身不遂,年迈的母亲又患有慢性病,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他的身上。老郭想通过经营茶园增加收入,但茶园维护、肥料供应、购买机器都需要钱,郭正发既没担保,也没抵押,有的就是不甘贫困的心和勤劳的双手。入行7年多来,我一直在做“三农”贷款,经常和农民朋友打交道,其实像老郭这样的贫困户有很多,资金是拦在他们脱贫致富路上的一座“大山”。
回支行的路上,想起老郭那渴望的眼神,我就感觉很内疚。于是,我和同事把在农村开展金融扶贫面临的困难写成调查报告,向行领导反映,争取政策支持。几经周折,金寨县支行在“惠农易贷”产品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符合老区脱贫攻坚实际的金融精准扶贫专属产品——“金邮脱贫产业贷”。
梦想的种子终于发了芽,我第一时间给老郭打了电话。在“应贷尽贷”的原则下,金寨县支行向他发放了3万元贷款。第一年,老郭开垦出5亩茶园,通过茶叶加工,一季下来就有了盈余。第二年,他摸索出了“门道”,茶叶加工收入可观。在产业的撬动下,老郭终于翻过了贫困的“大山”,顺利脱了贫,也按时结清了3万元的扶贫贷款。
通过发展茶产业,老郭尝到了甜头。201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预包装及销售。他特意打电话告诉我,自己开始收购村民的鲜茶进行加工,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人勤地不懒,茶树小绿叶就是我家致富的小金叶哩。”想象得出,电话那头的老郭很高兴,可能眼睛已经眯成了一道缝。
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老郭的致富计划,囤积的春节礼盒茶几乎“颗粒无收”,茶园春管劳动量加大,还准备再添置一台加工机械,资金又一次成了他的“绊脚石”。当时,金寨县支行正在开展“金融助抗疫”活动,我们对客户进行电话摸排,了解客户受疫情影响的情况,特别是防止脱贫户返贫,及时将金融帮扶政策送上门。根据老郭的情况,我帮他申请了政银平台类的创业担保贷款,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老郭的家住在大山里,交通不便,我就通过邮储银行的“绿色通道”帮他省去了跑政府盖章的流程。考虑到老郭的爱人患有半身不遂,无法来银行签订共同借款人合同,而且疫情防控期间,乡镇到村里还不通车,我就和同事步行,上门提供延伸服务。
山路一去一回就是10多公里,说实话,真的挺累,但当老郭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10万元贷款的时候、当他又一次精心编织着自己的“小金叶”致富梦的时候,我瞬间忘却了所有的辛苦。如今,老郭自己脱贫了,还不忘帮助村民一起脱贫。茶季,周边有20户贫困户向郭正发的家庭农场提供鲜茶,户均增收约3000元;炒茶工里有3位贫困户,一季度下来,每人能拿到2000多元的收入。□本报通讯员 李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