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这首“90后”奋斗者的“秦腔” -凯发k8官网

听听这首“90后”奋斗者的“秦腔”

中国邮政报甘肃记者 洪国霞 通讯员 赵燕萍2021-05-27来源:中国邮政报

  古老的秦腔在甘肃省礼县湫山镇勿吴村的上空回荡,村里戏楼红绸结彩,“人民舞台”四个字分外醒目。先秦文化在这里传承绵延,秦腔是深植于百姓心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表达。近年来,在邮储银行礼县支行的大力帮扶下,勿吴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还收获了礼县支行送来的意外之喜:筹资9万元重建了村里的大戏台,筹资4万元给全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吼一声秦腔天地宽,日子越过越心宽!有了新戏台,想唱就到台上吼几句,感觉就是不一样!再看看这些新路灯,村里祖祖辈辈谁见过?邮储银行给咱农民办了大好事!梁刚是个好小伙!”爱唱秦腔的孔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村里来了个“90后” 

  大家提到的梁刚,是邮储银行礼县支行驻勿吴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谈起3年的扶贫经历,他有说不完的话。“在勿吴村度过的3年,我深刻理解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感受到跨越血缘的亲情和友谊,体验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快乐。” 

  2017年,25岁的梁刚入职邮储银行礼县支行。3个月后,他被礼县县委组织部安排到湫山镇勿吴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梁刚既兴奋又不安,兴奋的是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不安的是担心自己年纪太轻不能担此重任。忐忑中,书生气的梁刚默念着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脚踏进了勿吴村。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勿吴村的艰苦超出了梁刚的预想。但既来之,则安之。白天他跟着村干部入户调查,晚上研读精准扶贫政策,不清楚的就虚心向其他干部请教,和大家交朋友,努力和群众打成一片。 

  “第一次见到梁刚,他还是一名刚走出校园、稚气未脱的少年。驻村扶贫工作量大,条件艰苦,我想他可能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去,但梁刚一坚持就是3年,用行动履行了责任担当,真正成长为扶贫路上的一名‘90后’第一书记,是一位责任心强、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在梁刚的带领下,勿吴村2020年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勿吴村党支部书记王寅丑说。 

  作为第一书记,入村后,梁刚组织党员召开党群大会,开办扶贫夜校,宣传党的好政策,宣讲成功扶贫案例,树立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联系技能培训部门,让村里剩余劳动力学习一技之长;对接扶贫单位,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增加收入。驻村期间,梁刚发现勿吴村非常适合种植大黄,发展中药材产业前景很好。通过多方努力,梁刚给村上争取到“百亩大黄种植基地”项目,开启了勿吴村“中药材+扶贫”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当年全村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年底每户分红800元。 

  “小书记”有大担当 

  2020年8月,陇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勿吴村的灾情形势非常严峻。作为第一书记,梁刚和村支书昼夜值守在村广播室,随时指挥。一天晚上,大雨如注,村民张南轩家中发生灾情,洪水冲进院子,梁刚和大家赶忙跑去救援,组织一家六口转移。可面对即将遭淹的1万多斤小麦,年过花甲的张南轩急得直哭。梁刚卷起裤腿,带领大家一起搬运,硬是把1万多斤小麦搬到了安全地带。 

  驻村3年,梁刚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李奶奶是年逾七旬的孤寡老人,养子出走多年杳无音讯。看着老无所依的老人和她破旧的房子,梁刚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先帮老人争取到“黑房子”改造资金,翻修了房屋,又为她申请到一类低保和其他救济物资。因为年纪老迈,一次李奶奶意外摔伤住院。出院当天,梁刚和队员把老人接回家中,买好牛奶、鸡蛋,临走时又给老人留下200元钱,叮嘱她好好养病。老人哽咽着,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拉着梁刚的手不肯松开。 

  驻村3年,昔日偏僻贫困的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邮储银行的帮扶下,勿吴村建成小广场1个、小花园6处;危房改造6户;发展五小产业46户;晾晒场硬化8户;“黑房子”提升改造10户;拆除危旧房屋80间,拆除残垣断壁30余处。又修建了照明路灯、剧场等基础设施。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梁刚的辛勤付出。 

  “发生在扶贫路上的温情故事太多了,为了这些善良的父老乡亲,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勿吴村是我这辈子剪不断的乡愁。”梁刚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