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感谢“没赶上好时候” -凯发k8官网

002感谢“没赶上好时候”
作者:方怀银来源:中国邮政网发布时间:2018-08-10

  岁月不居。每一天无论过得怎么样都在往前走。若干年后, 驻足回首,才明白当时的痛苦与挣扎似乎有些矫情。一笑而过, 云淡风轻。这就是成长。

  人们习惯在特殊年份去回忆、去纪念,我亦如此,在改革开放40 周年和邮政独立运营20 周年之际,回望个人的经历与成长, 虽微小却足道。

  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末的我, 是成长在改革开放中的一代。受惠于此的,是城市与农村间的流动,让乡民将眼光看向城里。进城务工或努力读书进城上大学, 这两条路是多数人的选择。父母为我选择了第二条路。

  1997 年,沾上香港回归的喜气,我的高考成绩还不错,考上了大学。想到4 年后儿子能捧上“铁饭碗”,父母非常高兴,拿着辛辛苦苦种地攒的7000 元钱送我去报到。等交完学费,只剩几百元,父亲没舍得住宾馆,连夜坐火车回去了。

  那时国家政策有变化,从我们那一届起,大学生不再包分配。对此,身边的同学都怨天尤人, 抱怨自己没赶上好时候。我也想抱怨,但没有时间,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供我读书,让我压力倍增, 只有好好学习拿奖学金、周末兼职做家教来适当减轻家里的负担。到了大二下学期选择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当时最热门的市场营销专业,只为毕业后能更好就业。

  刚进入大四上学期,我便开始留意各类招聘会。彼时资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没有招聘类手机app,只能一个个跑现场。记得初冬12 月,当邮政来学校开专场招聘会时,大家都挤破了头。我非常幸运,第二天就和邮政签约,打电话给家报喜讯,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2001 年9 月,经过一个多月的上岗前培训后,我正式到单位上班。这时才发现,原来,邮政的日子不是一般地难过。当时, 邮政独立运营已经两年多,为了生存发展,只能不断扩充业务种类,送矿泉水、送牛奶,代充液化气……忙过年底旺季,与一位部门领导交流,他语重心长地说: “你没赶上好时候呀!”其实, 这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一有困难,就怀念过去;一说工作,就谈困难。这也怨不得职工,由奢入俭难,此言不虚。由于没经历过邮电在一起的“好时候”,所以自己并无多深感触,并且从小在农村长大,不怕苦日子,就怕没奔头。

  幸而,到2001 年底,邮政如愿实现“三年扭亏”的目标,取得了我国邮政发展史上的新突破。2002 年,《中国邮政报》头版刊发了《撑起双拐冲锋——记河南省平顶山市邮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德武》长篇通讯,此文让我真正感受到独立运营对邮政的影响,也体会到邮政人的拼搏精神。也是从那以后,邮政人开始不再留念过往,而是真正以竞争者的姿态进入市场。

  2004 年10 月, 通过当时的省邮政局内部招考,我来到新成立的省邮政报刊零售局。当时, 邮政报刊发行体制正经历着一次变革,这次变革,邮政放下了昔日“邮老大”身段,在印厂、报刊亭、汽车站与民营公司争夺报刊市场,抢抓时限。那时候,为了抢时间,各家都在印厂发报间等着,先到先拿,然后再送到各地的报刊亭销售。我们几个年轻人经常在凌晨蹲守,只为了能争取邮政的报刊先装车,第一时间给客户送去。那时年轻,倒也没觉得辛苦,当听到老同事讲起以前报刊收订状况时,我知道,他话里含的意思是我们又“没赶上好时候”。

  回望过去,那一个个“没赶上好时候”组成了自己以及与自己同一代人的奋斗足迹,从上了大学就有“铁饭碗”到应聘工作, 从邮电一家时期的不愁吃穿到需要独立开发各类业务求发展,从报刊不愁订阅量到与私企争业务, 正是改革将我们一步步推向市场, 必须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去收获果实。

  现在想想,我要感谢我人生中那诸多个“没赶上好时候”, 它让我的人生赶上了“改革开放” 这个好时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