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为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的壮举点赞。
40年前,小岗村的十几户农民在全国率先推行“大包干”,从而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幕。
40年间,小岗村走过了从“大包干”到土地确权流转的改革,摸索着从简单农作物种植到农产品加工再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小岗人凭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一次次为改革蹚路,用奋斗的“火种”去照亮美好的“小岗梦”。
40年后,记者来到小岗村,走访了“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关友江、梨园公社创始人黄庆昶、邮乐购店主吴万荣,听他们讲述40年来发生在小岗村的时代之变,感受中国邮政为小岗村繁荣振兴所带来的绿色希望。敢为人先的小岗人与情系万家的邮政人,在小岗村这片改革沃土上共同书写下的那一个个激情昂扬的故事,充满时代朝气,催人奋进。
关友江
从村主任到“老关邮局”局长
沿着种满香樟树的改革大道一路向前,行至岔路左转,就能看见“凤阳县小岗村”的门楼矗立在村口。走过门楼,入眼皆是以“红手印”“大包干”命名的菜馆、超市,让人感受到“中国改革第一村”的浓浓氛围。关友江老人早已在家门口迎接,热情地招呼记者在院里落座。
“按手印的时候,我才30岁出头,那时候真是穷怕了啊!”年逾七旬的关友江老人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他回忆说,1978年以前,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当时,一首流传甚广的凤阳花鼓唱出了“大包干”之前小岗人的真实生活。1978年,小岗村遭遇旱灾,眼看这一年又要拉饥荒了。
于是,在1978年底的一个晚上,18户村民在一间茅草屋里秘密商议分田单干,立下生死契,摁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大包干”第二年,小岗村生产队的粮食总产量达到6.6万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当地粮食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相当于1978年当地人均收入的18倍。小岗人一夜间跨过了“温饱线”。
“大包干”后,小岗村实现了连年粮食增产,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想致富却很难。关友江记得,2006年,时任小岗村第一书记的沈浩开会动员村民流转土地,村民们以为要收回土地,疑虑重重,“当时,沈书记的想法是集中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家一户分种太浪费,土地平整之后也比较好种,土地还是归农民的,该流转流转”。
作为村干部的关友江,率先把自己的土地流转了出去。如今,小岗村已有七成土地进行了流转,建设了4300亩高标准农业示范田、葡萄种植园,吸引来盼盼集团投资10多亿元建农副产品精加工基地……小岗村步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听着关老的讲述,40年前那夜的“石破天惊”仍让人热血沸腾。关友江做梦也没想到,那一夜会载入史册,连他在内的18位带头人,从此成为人们心中的“改革英雄”。
随着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当年农家”景点的相继建成,红色旅游让小岗村又火了起来。2008年,关友江开办了全村第一家菜馆,取名“大包干菜馆”。2014年,从村委会主任退下来的关友江,将菜馆升级为农家乐,一楼就餐,二楼住宿。“现在很方便,你在网上就可以找到我家,直接预订就行。”关友江老人不忘为自家的农家乐做宣传。
问及现在的生活,关友江很是满意:“农家乐生意不错,年收入能有10来万元,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还有2万多元,养老、医疗都由村里负担,生活越来越好了。”
2018年,依旧忙碌的关友江老人又有了一个新职务——老关邮局局长。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今年以来,安徽省邮政分公司推行了“旅邮站”建设,以农家乐为切入点,积极整合渠道、客户资源,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构建和融入旅游经济生态圈,打造发展新动能。于是,在滁州邮政的帮助下,“老关邮局”“旅邮站”应运而生。
“老关邮局既是一个邮政服务点,也是宣传小岗村的一张文化名片。我这里既销售小岗村主题的邮册、明信片,也能把村里的农特产品从网上销到城里,好像叫农产品进城。我觉得这对宣传小岗村很有意义。你看,我这里的黑豆、黑花生、烧酒都是村里自产的,纯天然,深受游客的欢迎。”老人乐呵呵地说道。
每当有游客来,都会找关友江老人在老关邮局前合个影。这是对“改革英雄”的敬意,更是对小岗村蜕变的留念。
黄庆昶
邮政电商助我圆梦
走进小岗村梨园公社,密密麻麻的梨树一眼望不到边,沉甸甸的梨子挂满枝头,微风中摇曳的枝叶和蓝天白云相映生辉。记者拿起一个黄澄澄的“大吉梨”,居然两只手掌都拢不住,足足有两斤重。
在园中,一个身材魁伟的中年人一边走一边看,从他专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对这片梨园的深情。这个人就是梨园的主人黄庆昶。
黄庆昶原本在无锡城里做生意,生活无忧。2008年10月,他从电视上看到国家领导人视察小岗村的新闻,于是,只身一人来到无亲无故的小岗村考察。之后,他毅然放弃手上所有生意,再回小岗村,以助理的身份协助沈浩推动小岗村新农村建设。
就在美好蓝图徐徐展开之际,沈浩突然离世,黄庆昶强忍悲痛,继续留在了小岗村。
黄庆昶谋划着,以梨园为基地,搭建梨园公社休闲平台,用互联网思维将农庄经营与消费者休闲需求联系起来,以农耕体验、休闲服务为切入点,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绿色自然的“半农”生活体验服务。
2010年,黄庆昶在小岗村西北流转了600亩土地,栽植韩国大黄梨新品种,之后创办了梨园公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大吉梨”“大小岗”“梨园公社”等商标,希望通过互联网将各种农产品销售出去,传播“半农”生活理念。
在此后的8年间,黄庆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习了梨树栽培方法,懂得了田间管理,掌握了病虫害防治。但在黄庆昶看来,“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流转土地、整理土地、育苗、栽植、管理,哪一样都要钱”。
当初做生意挣下的几百万元很快就投进去了,接着,黄庆昶又变卖了在无锡的固定资产,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甚至还动了借高利贷的念头。这时,邮储银行凤阳县支行了解到黄庆昶的难处,主动为他办理了100万元的助农贷款,帮他渡过了难关。
2017年中秋前后,“大吉梨”迎来销售旺季。可天公不作美,连绵的阴雨天气,减少了光照时间,为保证梨子的口感和品质,黄庆昶暂缓了采摘销售。但没承想,这阴雨持续了一个多月,游客采摘的旺季也错过了,结果有10多万公斤“大吉梨”堆在大棚里,无人问津。眼看着烂果一天比一天多,黄庆昶心急如焚。
在这紧要关头,凤阳邮政出现了。他们发动员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微信群、朋友圈都在传递着“大吉梨”滞销求助的信息,员工的“邮乐小店”里也纷纷上线“大吉梨”。凤阳邮政成立了项目组,市场营销部牵头,包裹快递部、小溪河镇邮政支局配合。根据“大吉梨”的果实尺寸订制了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并在纸箱内附加泡沫,既保证了寄递过程中果实不受损坏,又保持了包装的美观,使得经过包装后的“大吉梨”自用、送礼皆宜。
很快,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凤阳邮政又转入了收寄“大吉梨”的战斗。装箱、打包、贴单……一箱箱“大吉梨”装入邮车离开梨园公社,运到了四面八方、全国各地。不到1个月的时间,通过邮政渠道售出1万公斤“大吉梨”。
凤阳邮政之所以能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得益于安徽邮政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近年来,安徽邮政构建了以县域物流网为核心的“县域网 邮乐购站点”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农村物流网和投递网,加快“两中心一站点”(县运营中心—镇运营中心—邮乐购站点)建设,打造了县域物流网络平台,成为安徽农村电商发展的牵头者、组织者和整合者,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现已建成县级运营中心63个、镇级运营中心385个,邮乐购站点2万余个,初步建成功能齐全、覆盖城乡、行业领先的邮政仓储网,确保省内邮件“当日进口当日下行、当日收寄当日上行”。
在了解到安徽邮政所推出的“线上预售 线下定时配送”的农产品电商模式后,黄庆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邮乐农品的电商模式与我探索的订单农业不谋而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农产品的精准销售,同时为农庄经营引流造势。借助邮政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可以更广泛地分享我的‘半农梦’。说不定,邮政就是我未来的圆梦人!”
吴万荣
小岗村里的“邮掌柜”
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惠金融进万家”活动在小岗村吴万荣家的“大包干超市”举行,在超市旁边的邮储atm前,邮政工作人员现场为几十位村民讲授预防金融诈骗及识别假币的知识,当中还穿插知识问答、积分抽奖、购物满送等活动,店主吴万荣也与邮政工作人员一道忙前忙后,热闹场面不亚于镇上的集市。
为什么邮局会选择在这家超市搞这么一场活动呢?这要从吴万荣与邮政的结缘说起。
2007年,20多岁的吴万荣嫁到小岗村,一直与丈夫在家务农。“那时,小岗村是名声在外,虽说是全国闻名,但谈不上富裕,村里也没有多少企业,我们的收入基本还是靠种粮,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吴万荣回忆道。
当时,沈浩正带领村民“二次创业”,为支持沈书记的工作,吴万荣一家将土地进行了流转,走出了世世代代劳作的庄稼地。吴万荣跟家人商量后,开了一家小卖部,经营各种日用品,也算是自谋生路。
吴万荣的超市就位于小岗村门楼旁边,位置十分优越。随着村里经济的好转,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大量客流。经过几年的积累,吴万荣的小卖部也升级为小超市,并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大包干超市”。
吴万荣为人勤奋踏实,在村里的口碑甚佳,这引起了小溪河支局局长宋娜的关注。2016年,宋娜找到吴万荣,想为“大包干超市”开通“邮掌柜”系统,让超市有更多的服务功能,也能有更多的经营收入,成为一个邮乐购站点。“那时,我听说过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但自己没有用过,反正觉得是个挺时尚的东西。我就让宋局长详细地给我讲讲。”对于建邮乐购站点,吴万荣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在宋娜的指导下,吴万荣与邮政签订了建设邮乐购站点的合作协议,由吴万荣在超市内辟出一小块场地,邮政提供显示屏、电脑终端设备,授权开办多种便民服务。
2016年7月,装饰一新的“大包干超市”开门迎客,吴万荣成为小岗村第一个“邮掌柜”,“大包干超市”也成为小岗村第一家电子商务服务点。
小岗村邮乐购站点是安徽全省2.14万个邮乐购站点之一。这些邮乐购站点建成后,全省邮政投递里程延长了4168公里,行政村覆盖率接近100%,形成以邮乐购站点为核心的便民服务圈。
记者看到,超市内,整齐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日用品、包装食品,还有凤阳花鼓、凤画等当地的工艺品,液晶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邮乐网的特色商品,便民缴费、网络代购、农产品代销、自助取款、代收快件,这些便民服务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这时,一位村民来取网购包裹,吴万荣找到包裹后,在电脑上做好记录,核对好信息后,将包裹递给村民。“这是我‘双11’在网上买的东西,不到3天就到了。自从有了邮乐购,我每次都来这里取包裹,快成了吴老板的常客了。”村民对记者说。
“以前,村里人取快递,都要到小溪河镇上的邮局,有10多公里路,来回也得个把小时。现在大家不用出村,随时到我店里来就能取了。前些时候,邮政搞‘919电商节’,就有不少人让我帮他们在邮乐网上购物,尤其是家电类,优惠特别多,不仅便宜,邮政还能送货上门。”吴万荣告诉记者,“尽管我们生活在农村,但生活越来越有品质了!”
小岗村,是中国邮政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邮政依托企业资源和渠道优势,建设了近30万个邮乐购站点,以邮政农村网点、邮乐购站点为载体,积极打造城乡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不仅将普遍服务、普惠金融送进村,也将更多的便民服务送到村民身边,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绿色风景,而这也是中国邮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与担当。
站在小岗村的改革大道上,回想当年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惊人之举,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产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解决了中国亿万民众的温饱问题。如今,时光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开拓乡村旅游、鼓励农村电商……小岗村又一次站在了农村改革的前沿。肩负着新使命的中国邮政也将与小岗人一道,与千千万万个中国乡村一道,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谱新华章。
邮政为小岗村送来的不仅有邮件,还是美好的新生活。张旭光 摄